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 研究文献 > 研究论著 > 陕西帝陵档案

[上一记录]  [下一记录]

崇陵

陕西省文物局,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


  唐崇陵为唐德宗李适(742—805)的陵墓,依山为陵。
  1956年,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2001年,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一、地理位置与环境
  唐崇陵位于陕西省泾阳县东北部与三原县交界处,蒋路乡东*(左土右佥)村嵯峨山主峰南麓,范围跨泾阳、三原二县,毗邻淳化。依山为陵,海拔830—955米。南距咸阳50公里,距西安85公里。陵园北部及北门延伸至三原县境内,陵园南城垣及神道处于小山南麓缓坡形山塬,向南地势渐阔。
  嵯峨山由基岩山区、洪积扇裙和黄土台塬三个地貌单元组成,山区坡谷陡峻,高差悬殊,沟壑密布,切割严重,陵园所处的台塬地区比较平坦、开阔,土壤主要为白、红土,黄土次之,石多土少,土层浅薄,养份贫乏,土地坡度大,保水保肥性能差,交通不便。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。
  陵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低于13℃,1月平均气温-2℃,7月平均气温26℃,年均降水量550毫米以下,年日照平均为2195.2小时。连阴雨多发生在8、9、10三个月,冰雹多发在6、7月份。
  遗址区灌木材主要有:黄刺玫、连翘、麻叶绣球、紫丁香、六道木、酸枣等。林木主要有:刺槐、油松、杨树、泡桐等。
  二、历史沿革
  崇陵所在的泾阳是先周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,秦置泾阳县。汉改隶河上郡。北魏和西魏属咸阳郡,后魏又改灵武县。隋改泾阳为咸阳,唐初又恢复泾阳,元并入高陵县,三年复置泾阳县,十四年泾阳并入云阳县。明隶属陕西布政司西安府,清代因之。1961年恢复泾阳县。
  李适,即唐德宗(742—805),代宗长子。代宗时为兵马大元帅,进封鲁王,后徙封雍王。广德二年(764)立为皇太子,大历十四年(779)即位。在位27年(779—805),年号建中、兴元、贞元。
  李适在位期间,颁行“两税法”,使国家财政得以增加,“两税法”是封建社会税制的重要变革。期间用宦官统帅禁军,又以宦官任枢密使参掌机要,使宦官执掌军政,在朝中形成强大的政治集团,造成唐代后期宦官挟兵权控制并废立皇帝。
  在位期间,刚愎自用,大权独揽,对功臣宿将十分猜忌,社会矛盾日益加深。在他的统治时期,唐朝由肃宗、代宗时的苟安局面转为危急局面。贞元二十一年(805)正月死,时年64岁,庙号德宗,谥神武孝文皇帝。
  三、崇陵基本情况
  (一)基本情况
  崇陵玄宫所在山峰,在嵯峨山主峰东边,海拔955米。陵园依山势构筑夯土城垣,东西长,南北窄,平面呈不规则矩形,城垣四面各辟一门,东西二神门相距2500多米,南北二神门相距1670余米,神门外置石狮1对,筑阙台1对。陵园四隅建角楼。南神门外设神道,长596米,宽71米,其南端筑乳台1对。神道自南而北依次排列石柱、翼马、驼鸟、仗马、翁仲等石刻造像,再前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书“唐德宗皇帝之陵”碑。城垣今已无存,局部地段尚存夯土墙基,南墙基宽约6米。其他三面墙基宽约3.5米,夯层厚8—12厘米,南神门外另发现有附属建筑物。
  东神门阙台遗址:系陵园东门外阙台遗址,位于门址东30余米。现存南、北二阙址,间距64米。南阙址底长33米,宽10米,高7米;北阙址底长18米,宽10米,高6米;夯层厚8—12厘米。地表散布板瓦,筒瓦残片。
  西神门阙台遗址:系陵园西门外阙台遗址,位于门址西26米。现存南、北二阙址,间距64米。两阙址均底长18米,宽12米,残高各3米、3.5米,夯层厚8—12米。附近散布残板瓦、筒瓦、莲花纹瓦当等。
  北神门阙台遗址:系陵园北门外阙台遗址,南距门址约58米。现存东西二阙址,间距96米。两阙址均底长16米,宽8米,残高各为1.5米、6米,夯层厚8—12厘米。地表散布残板瓦、筒瓦、莲花纹瓦当等。
  南神门阙台遗址:系陵园南门外阙台遗址,位于门址南44米。现存东、西二阙址,间距约60米。二阙址均底长14米,宽12米,高6米,夯层厚8—12厘米。地表散布残板瓦、筒瓦、莲花纹瓦当及残砖等。
  四门石狮:系陵园门狮。共4对,每神门外各置1对,每对间距22—46米,距离门距4—10余米。狮身高1.59—1.75米,宽0.85—0.94米,座长1.38—1.66米,宽1.08—1.12米,高0.24—0.26米。
  乳台遗址:系神道南端阙台遗址,北距南神门59.6米。现存东西二阙址,间距12.6米。东阙址底边长10米,残高2米;夯层厚8—12厘米。地表散布残板瓦、筒瓦、莲花纹瓦当及残砖等。
  陵区内分布有石刻造像40余件。
  神道石刻:现存30件,均为青石质。自乳台阙址北108米处起始,分东、西两列向北排列,两列间距70.4米。依次为:石柱1对,通高7.88米,方形基座,边长1.57米;八棱柱身,覆宝莲珠顶。向北22米为翼马1对,马高2.69米,身长2.53米。再向北22米为驼鸟1件(东列),浮雕于石屏上,屏高1.52米,宽2.05米,厚0.32米。再向北22.4米递次向前排列的仗马4对(佚1),每对亦隔22.4米;仗马均残,残长1.45—1.8米。再北22.4米为递次向前排列的翁仲9对,每对亦隔22.4米,均为立姿,身高(含残者)2.05—2.55米;东列文官,西列武宫。陵园外附属建筑遗址:位于南神门南80米西侧,现存夯筑台基,南北长37米,东西宽8米。地表散布大量残板瓦、筒瓦、莲花纹瓦当,并散置和陆续出土小石人18尊。石人头均残,残高0.66—1.27米,从服饰和形象看,有的似为佛僧,有的当为控马者,有的似为南亚“蕃民”。一说为祭坛遗址。
  (二)现存状况
  陵墓历史上遭人为破坏较重。部分石刻已残缺不全,石刻地处野外,多有风化现象,有的大型石刻有裂缝。陵区横跨两县,保护范围内炸山取石、取土现象也未得到有效控制,曾发生过一次犯罪分子盗挖墓道未遂情况。
  崇陵是中唐帝陵依山为陵的典型代表。唐崇陵与乾陵的形制略同,以自然山势修筑城垣,南神门遗存十四尊宾王像。该陵修建尽管处于唐代衰败时期,但陵墓石刻数量较多,造型精美,石刻造像艺术价值极高。崇陵陵园气势宏伟,建筑布局严谨,随葬品丰富,蕴涵极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,对于研究唐代陵寝制度、石刻艺术具有重要价值。
  四、调查与研究
  建国后,对唐崇陵的调查、发掘、保护工程有以下几个方面:
  1984年,在秦陵考古队协助下,泾阳文教局组织对陵墓进行钻探勘测。
  1985年,陕西省文物局拨款对陵墓石刻进行了扶正。
  1985年11月,立省级文物保护标志碑。
  1986年和1987年,县政府两次拨款对陵区进行了绿化。
  1992年,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唐崇陵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  2000年,根据上级文物局“一陵一所”的工作安排,建立唐崇陵文管所,确定了人员编制,使陵区纳入了规范化管理。
  建国后,通过三次大的文物普查,搞清了墓葬的基本布局和附属文物的分布情况,初步认为陵墓无陪葬墓遗存。
  有关崇陵的调查研究资料主要有:
  “‘关中唐十八陵’调查记”,《文物资料丛刊》1980年3期。
  “陕西唐陵调查简报”,《考古学集刊》1983年。
  王双怀:《荒冢残阳》,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,2000年。
  “唐崇陵调查报告”,《文博》1997年4期。
  《中国文物地图集·陕西分册》,西安地图出版社,1998年12月。
  《陕西文物古迹大观》(二),三秦出版社,2003年。
  五、保护管理
  陵区立保护标志碑一个,碑高106厘米,宽122厘米,厚73厘米。立碑机关:泾阳县人民政府立。立碑时间:1985年11月。
  2000年,成立崇陵文管所,另有业余文保员多人。
  遗址区有保护小组,实行业余文保员巡查制度。
  

陕西帝陵档案/陕西省文物局,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.—西安:三秦出版社,2009.12

您是第 位访客!